2022年10月,罗锡文院士、郑晓静院士、严新平院士、尤政院士四位院士应邀先后到访文华学院。罗锡文院士到访文华学院,随行的有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君教授;严新平院士到访文华学院,随行的还有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干;尤政院士到访文华学院,随行的还有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党委书记高亮、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许赟。董事长吴文刚、校长刘献君、副校长张七一、舒水明、邓刚等全程陪同。

罗锡文院士在与校长刘献君,副校长张七一、舒水明、邓刚等就高等教育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交谈后,考察了我校“智能制造工程实训创新中心”,图书馆等地。察看完“智能制造工程实训创新中心”后引发了罗院士对当年金工实习的回忆,认为学生实习十分重要,自己当年做的“锤子”至今还保留着。罗院士说:目前许多学校实习设备达不到这个技术水平,后建的往往就更先进。罗锡文院士不仅赞叹“中心”设施先进,发展势不可挡,还进一步表示华南农业大学要与文华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农业机械的开发与研究。

10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郑晓静女士莅临文华学院参观交流并作了题为《沙漠 风沙 力学》的学术报告,随后郑晓静院士参观了学校智能制造工程实训创新中心。

10月11日,我国水路交通工程技术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严新平院士考察了我校图书馆,参观了“智能制造工程实训创新中心”“校企合作工业机器人实验室”“智能制造产线与智能机械实验室”等地,严新平院士在参观“智能制造工程实训创新中心”后认为我校教学实验设备先进、配置高档,看到有许多同学头戴安全帽学习认真,非常高兴。并为机电学部的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智能水路交通技术的现状与展望》的学术讲座。严新平院士的讲座信息量大、资料珍贵、科技前沿。讲座激起了听众的浓厚兴趣,时间延迟到下午六点之后,同学们依然十分踊跃地向严新平院士提问请教。讲座结束后,还有来不及在会场提问的同学,追着严新平院士求教,显然不愿错过相遇大师的机会。

10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到访文华学院,随行的还有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党委书记高亮、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许赟。尤政院士参观了我校图书馆,机电学部创新工坊、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创新实验室、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实验室,以及创新创业基地等地。尤政院士对我校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表示赞赏。尤政院士特别赞赏我校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认为大学对于学生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差异化办学是核心。中国高校的发展,包括文华学院的发展,将来是以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为主。
据悉文华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实训创新中心于2022年2月正式挂牌并投入教学使用,是学院斥资2000余万元在原工程实训中心的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成。
中心面积约4000多平方米,各类实践教学设备400余台套,可供200人同时参加工程实训,每年承担校内外的超1500名学生的实训教学工作。中心定位于文华学院综合性实践教育基地,课程设置方面既涵盖了多项传统机械加工制造技能的训练,也包含智能制造生产线、工业机器人、五轴数控加工在内的多项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从工艺技巧到设备操作再到软件使用、数控编程、PLC编程等,让文华学子全方位的享有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
四位院士的到访,鼓励了文华学院坚定“个性化教育办学特色”,坚持在专业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对文华学院能够在中国的高等教育里面拥有一席之地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