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峡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强化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推动中心党建工作,为中心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三峡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传承发扬“工匠精神”为责任使命,以全面提升实践育人能力为奋斗目标,紧跟时代步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努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三峡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打破传统实训教学思想禁锢,以培养高水平应用人才为目标,紧密联系相关学科特点,创新实训教学模式,优化实训教学内容,构建了工程基础训练、综合训练、创新训练的实训课程体系;强化实训教学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实训教研活动,拓展实训教学内容,多角度强化实训课程建设,压实压紧安全责任,切实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一、从培养学生“三生能力”入手,提高学生的基础训练实践能力
“三生能力”系指学生的生存能力、生活能力、生产能力。三峡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在工程基础训练项目中设置了“安全救生”项目。训练学生在危急情况下自救与互救的的能力,这是生存能力的训练;设置的“管道安装”“住宅布线”“木工制作”等项目,这是训练学生的生活能力;设置“车工实训”“电焊训练”“钳工实训”等项目是训练学生的生产能力。2022年全年完成全校工程基础训练课时50万人时,共计8000余人次的教学任务。

生存能力训练

生活能力训练

生产能力训练
二、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学水平
1. 组织全院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积极申报教学研究项目,中心开设的《创业基础》课程获批立项线上一流建设课程,《数控加工实训》课程认定为线下一流课程。全院2022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6篇,有力推进了学院教育教学提质升级。
2. 2022年受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金工教学专业委员会委托,学院承办2022年工程训练中心高质量建设发展研讨会,本次会议联合全国近百所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和20余家企业,广泛交流研讨,瞄准主动应对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与制造强国战略、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水平工程创新训练中心,相互交流切磋工程实践、创新教育和劳动教育经验心得,谋划进一步扎实提升实践育人能力。是一场关于“智能制造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盛宴和经验博览会,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在智能制造方向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经验交流平台,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2022年工程训练中心高质量建设发展研讨会

周济院士向与会人员做《智能制造 人才为本》主旨报告
3. 开展教学技能及微课竞赛,助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2022年学院结合工程训练中心开展本科教学10周年举办教师创意设计技能竞赛,教师微课竞赛,推进教师教学水平及能力提升。

教师创意设计技能竞赛作品
积极选拔教师参加第一届全国高等级学校实践教师工程创客教学能力大赛,获省工训组二等奖。
三、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推进工创融合
学院以学科竞赛榜上的学科竞赛为抓手,整合学院及学校资源,成立名匠工作室,承办了2022年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天问杯”湖北省省赛,我校组建28支队伍首次参加比赛,与来自全省13所高校的52支队伍齐聚一堂,同台竞技,共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6项,其中获得冠军3个。同时我校还组织参加全国“互联网+”大赛,获全国银奖2项,铜奖1项,实现了国家级银奖的历史性突破,获得我校参加此项赛事以来最好成绩。

“铁塔‘预言家’--开创高压铁塔监测领域新纪元”团队

“砼上生花--生态护坡技术领航者”团队
四、申报“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2022年9月经高校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公示推荐、教育部审核等程序,我校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此次共认定北京大学等100所高校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三峡大学是湖北省入选的6所高校之一,实现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国家级载体的历史突破,标志着学校双创教育工作首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此次入选,是对三峡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充分肯定。三峡大学以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为契机,强化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形成部门协调联动、全员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新格局。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实质性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发挥国家级双创学院示范引领和湖北省大学科技园、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作用,探索构建集培育、竞赛、孵化、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完善三峡大学创新创业基地环境建设,常态化开展基地入驻路演遴选工作,积极推进“一院一基地一品牌”的院级创客空间建设。

三峡大学大学生创客空间开展学术活动
五、强化安全管理,压实安全责任
工程训练课程是实践类课程,学生要在实际工作的场景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学院将安全工作视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建章立制,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学生进入创新创业学院开展工程训练之前,必须经过考试培训,签署安全承诺书后才能上岗实训,进入各实训项目后还需要针对不同项目进行安全教育;学院同时建立常态化“安全巡视制度”,加强安全日常管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开展开学前安全检查

开展期末安全检查